
10月30日,作为建校70年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的重要篇章,成都中医药大学2025年学科建设大会胜利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传承创新,追求卓越,开创“十五五”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四川省教育厅科技与研究生教育处一级调研员廖飞、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出席会议,校领导张泽钧、曾芳、杨静、郑学斌、黎胜红、冯全生、郑川、国锦琳出席会议,会议由国锦琳主持。

廖飞讲话,代表四川省教育厅对学校即将迎来建校70周年致以热烈祝贺,对学校“双一流”建设取得的成就表示由衷赞许。他指出,“十五五”期间,学校应紧扣人才自主培养固本基石,造就新时代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紧扣科技自主创新战略重点,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能;紧扣教育对外开放关键环节,加快中医药扬帆出海新征程。他鼓励学校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引领,加快形成具有成中医特色的高水平学科体系,为教育强省和治蜀兴川贡献成中医力量。

米银军讲话,代表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向学校长期以来对四川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致以诚挚感谢,对本次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站在建校七十年的历史新起点,学校应聚焦中医药发展新态势,持续凝练成中医学科特色与优势,真正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破难题、探新路、作示范”;要顺应教育强国建设新要求,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要把握学科建设变化新规律,服务我省中医药战略和区域发展,书写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川派答卷”。

曾芳作大会主旨报告,她系统总结了学校学科建设历经七十载历程,已建成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近十年来学校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形成了以中药学学科为核心,以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科为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她强调,“十五五”时期是学校实现2030年“双一流”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战略窗口期,迫切需要以主动性、前瞻性的战略思维,突破性、系统性的务实行动,以“一流学术、引领发展”“分类统筹、共享发展”“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系统提升、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系统实施学科建设四大工程:实施拔尖工程,打造中医药学术标杆;实施铸峰工程,全力支持中药学建设高峰学科;实施攀登工程,全面支持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晋位升级;实施托举工程,建好潜力学科;从而打造一流引领、主体强健、交叉融汇、层次递进的高水平学科群,全面提升学科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会上,杨静副书记宣读《成都中医药大学关于成立新一轮动态科研机构的决定》,廖飞调研员、米银军副局长、与会校领导为针灸穴位效应研究中心、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多评价研究中心等10个研究中心,高原皮肤病中医药外用制剂研发与转化研究所、呼吸与感染病研究所等7个研究所进行新一轮动态科研机构授牌。

随后,国家一流建设学科中药学学科带头人彭成教授,四川省一流建设学科中医学学科代表蔡定均教授、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陈秋教授、护理学学科带头人高静教授、临床医学学科代表罗晓红教授,新兴学科中医药交叉学科代表张三印教授,以及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周政、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李超,分别围绕“十四五”学科建设成效、不足以及“十五五”学科建设思路和目标等进行了交流汇报。


学校发布了中药学、中医学学科一年冲刺、三年攻关任务书,张泽钧书记、曾芳校长分别与中药学5个建设依托学院、研究院,中医学8个建设依托学院、医院的院长、书记代表签订了任务书。

会上,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科交叉服务平台正式发布,专家库、需求池、活动申请、活动看板四个模块,将服务跨学科学者探寻、合作需求发布、学会主委举办品牌学术活动、学科专委参与高水平学术交流等。

最后,张泽钧书记作“固本培元启新程,岐黄薪火创一流”总结讲话,他强调,面向“十五五”,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推动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把准办学方向,筑牢立德树人根基;二是服务国家战略,强化特色发展,构建高水平学科体系;第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学科建设效能;第四,扩大开放合作,提升服务能级,增强社会贡献力度。他号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对中医药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使命,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学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中医药强省,服务人民健康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午,学科建设平行论坛和研讨会召开,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举办论坛,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与医药、公共管理学举办研讨会。各学科邀请领域内知名专家,围绕“十五五”学科建设规划暨高质量发展主题,对《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规划纲要(2026-2030年)(讨论稿)》以及本学科建设规划进行深入探讨。
未来五年是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建成教育强国、承前启后的关键五年,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和对中医药工作、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成中医风格、中医药特色、世界一流”建设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深化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高峰学科拔尖、一流学科铸峰、潜力学科攀登,以学科建设推动学校综合改革和整体发展,以学科群的创新发展支撑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为发展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成中医力量。
(文/发展规划处 唐善玲 赵萱 审稿/吴曦 编辑/王其奇 终审/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