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性学会、中国性学会性教育分会主办,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基础医学院、名辅导员工作室“全性”育人工作室联合承办的主题为“创新性教育、传承文化脉、护航健康路”的中国性学会性教育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在我校召开。
本次会议得到了多方重视,中国性学会会长戴玉田、中国性学会性教育分会主任委员江剑平、我校学生处副处长邱挺、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刘世云、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周仕轶等出席会议。



会议开幕式上,戴玉田教授讲话指出,性教育是关乎全民健康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课题,呼吁各界加强合作,推动性教育创新发展。江剑平教授致辞,强调了全面性教育在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性。邱挺致辞表示,学校将持续支持性教育研究与普及工作,助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为促进学术交流与成果共享,会议举办了34场学术分享及1场圆桌论坛,内容涵盖国内外性学与性教育的最新动态、高等院校性教育的实践经验、中国性教育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社区与家庭性教育的普及策略等。与会专家从多角度展开深入交流,为全面性教育的推广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周仕轶以《中国古籍医典谈性与养生》为题作大会报告。通过《黄帝内经》等经典古籍,系统阐述性与养生的紧密联系,解读人体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从“象”思维的角度出发,巧妙探讨中药与性的内在联系。这一独特视角不仅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揭示了古人对性与养生关系的深刻洞察。整场报告不仅内容丰富、见解独到,更让与会者深刻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性教育内容,为新时代性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全性”育人工作室主持人孙旭在学术交流中汇报了“全性”育人工作室五年建设成果。针对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工作室着力打造“思政+”多维学工育人模式。辅导员团队积极作为,已培育小讲师120余人,线上线下活动累计受益近46万人次。工作室引领师生成功申报并完成多项国家级性教育相关项目。在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实践中,不仅推动了性健康教育在高校的深入发展与创新,更显著提升了育人实效。
会后,组委会组织参会人员参观了学校博物馆,通过中医药文化展陈与互动体验,展示传统医学在性健康领域的独特视角,进一步拓宽了性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想象空间。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彰显了我校在推动性教育学科创新与文化传承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深挖《黄帝内经》等古籍中的养生智慧,为新时代性教育注入传统医学精髓;依托“全性”育人工作室打造的“思政+”多维学工育人模式,实证高校性教育的可行路径。学校将持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深化“学术引领+实践育人”双轨机制,为健康中国战略培育身心健全的时代新人,为中国性教育事业的科学化、本土化发展贡献成中医力量。
(文、图/基础医学院 李国菊 孙旭 审稿/刘世云 编辑/刘承云 终审/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