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与考核评价,构建分领域多维度中医药人才评价体系,按照中医药人才评价体系建设课题调研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陈俊峰、师承继教部主任周艳杰于9月22日来我校开展中医基础人才评价工作情况调研。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冯全生,人事处处长戴鸥,基础医学院主持行政工作副院长姜岑及相关学科一线教师参加调研座谈会,会议由周艳杰主持。

陈俊峰对学校给予调研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调研的时代背景与核心目标,强调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关键阶段,建立科学、精准且贴合行业实际的基础人才评价体系,是推动中医药学科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根基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调研广泛听取一线意见、凝聚共识,为政策制定提供支撑。

冯全生结合全国中医基础学科现状和学校实际提出建议。他指出,中医基础学科具有“周期长、重积累”特点,建议设置长周期专项建设计划,为学科发展提供稳定支持。人才培养要契合传统学科成长规律,构建 “一贯式培养”体系。队伍建设应建立“分类评价+专门通道”机制,探索在国家级人才遴选、重大项目申报等工作中,为中医基础学科人才开辟专属路径。同时要完善学科发展保障条件,推动学科可持续发展。
戴鸥介绍了学校从“人才成长、职称晋升、绩效激励”维度实施的人才支持措施。姜岑聚焦中医基础学科高等教育中“临床、教学与科研平衡”问题提出建议。其他与会人员分别从多元化评价机制设计、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完善评价长效指标等方面补充意见,为调研提供了多视角参考。
本次调研座谈会为中医基础人才评价提供了来自一线的经验与建议。下一步,学校将配合中华中医药学会梳理调研成果,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要求,完善分领域多维度的中医药基础人才评价体系框架,为中医基础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提供实践参考与制度保障。
(文、图/基础医学院 审稿/刘世云 编辑/刘承云 终审/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