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0日,成都中医药大学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会在温江校区召开。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了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安排部署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校长曾芳、党委副书记杨静、副校长冯全生出席会议,会议由杨静主持。

曾芳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校2025届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就做好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加强形势研判,把握就业大势。要定期开展“望闻问切”式的就业意向调查,精准掌握学生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要深化对就业市场的分析研判,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做到“辨证施治”,增强就业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二是要营造良好氛围,搭建对接平台。要畅通信息渠道,整合资源力量,围绕片区、行业等维度,持续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聘活动,促进供需双方高效对接,为毕业生拓展更多就业机会;三是要优化服务指导,实施精准帮扶。一方面,要强化生涯教育,从学生“入学第一课”起就注重职业目标引导,推动全体任课教师将就业观念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使其成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技能,学校计划于10月推出系列微专业、微课程,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要重点关注困难群体,加大帮扶力度,提供精准适配的指导服务。曾芳强调,各学院要认真梳理2025届就业数据,深入分析研判,进一步细化2026届就业工作举措,切实将“促就业、保质量”的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细抓实就业各项工作,以高质量就业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以扎实的就业成效彰显学校的育人担当。

杨静分析了我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及特点,感谢各学院、部门、老师以情感与责任推动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好的成效,并就近期毕业生就业重要节点、重点工作进行强调。她就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提出要求,一是树立前瞻思维,工作前移,前置推进就业工作。加强“就业需求、专业优化、课程完善”的联动机制,及早部署拓岗就业早走访多宣传,提升到用人单位宣讲学科特色、专业优势、教育教学、学术科研等方面的实效。二是深化系统思维,多维联动做好就业工作。坚持校院协同,推动学生“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联动及建设,注重提升就业队伍的本领。三是引导就业思维,指导学生就业观念转变。在就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处理好“先就业后择业”与“高质量就业”的关系,树立积极的策略性的职业发展路径。

冯全生以2025届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为引,对2026届就业工作提出了五项要求:一是深化分析总结,注重纵横比较,系统梳理就业工作,结合各学院学科特点,增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二是坚持统筹谋划,推动提前布局,着力破解“慢就业”“缓就业”问题;三是强化责任担当,落实“一把手工程”,以就业工作责任书签署为契机,推动做实做细就业工作全过程;四是强化就业考核评价,优化一套就业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形成有效激励导向;五是注重精准施策,促进协同联动,强化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格局。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招生就业处部(处)长莫凡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副院长李芸霞作专题汇报,系统总结了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并对2026届就业工作作出部署,围绕招聘组织、访企拓岗、就业核查、微专业微课程建设、数据统计等方面明确了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樊效洪和护理学院院长高静分别以“数说就业·质赢未来”和“立德树人强质量,稳航致远育英才”为题,从就业形势分析、“三全育人”实践、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做就业工作交流发言。
曾芳代表学校与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智能医学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眼科学院等学院代表现场签署了2026届就业工作责任书。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学院党政领导、学生科科长、就业干事、毕业班辅导员等200余人参会。
(文、图/招生就业处 审稿/莫凡 编辑/刘承云 终审/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