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以“偏头痛的中西医对话:前沿进展与融合创新”为主题的2025中医针灸脑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医针灸脑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针灸防治老年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针灸穴位效应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会议聚焦偏头痛的中西医融合研究,汇聚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绕偏头痛的临床诊疗、神经影像、分子机制及针灸干预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力图推动偏头痛的研究从“对话”走向“融合”,为偏头痛的国际化研究与合作构建高水平学术平台。

会议特邀《The 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主编、意大利头痛学会前主席Paolo Martelletti教授作为海外引智专家出席,参会嘉宾包括电子科技大学Stefania Ferraro 特聘副研究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宁教授及其课题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永刚教授团队,成都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国家“中医针灸脑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余曙光教授,首席教授赵凌,人事处副处长杜艾嫒,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陈姣,以及学校针灸推拿学院的教师及硕博士研究生等100余人参加,会议由赵凌主持。

余曙光在开幕式上系统介绍了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科的国际化发展、引智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平台搭建与成果转化进展,充分展示了我校在中医针灸脑科学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创新能力。

在海外引智专家聘任仪式中,余曙光为Paolo Martelletti教授颁发了聘任证书。Paolo教授对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信任表示感谢,并表达了与学校携手推动中医针灸脑科学学科创新与国际合作的坚定意愿。

在学术报告环节,Paolo教授以《Editorial Experience and Advice on Submitting Scientific Manuscripts》为题,分享了学术论文撰写的十大关键技巧,涵盖研究选题、引言构建、摘要可视化等核心内容,为青年学者提升科研写作与投稿能力提供了宝贵指导。
随后,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多位青年学者围绕偏头痛的临床、影像及基础研究进行了专题汇报。报告内容涵盖神经影像、脑电微状态、多组学机制、临床试验、系统评价、代谢调控与疼痛记忆环路等多个前沿方向,充分展示了偏头痛研究在中医与现代科学交叉融合中的创新活力。

自由讨论环节,参会人员围绕“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应用前景”“影像学技术在偏头痛研究中的进展”“偏头痛共病抑郁的生物学标志物”等议题与Paolo教授展开了深入交流,现场互动热烈,思维碰撞不断。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搭建了中西医对话、多学科交叉、国际化协作的学术平台,不仅深化了对偏头痛发病机制与针灸干预机制的理解,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医针灸在现代脑科学研究中的融合与创新。通过引进国际顶尖专家、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会议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增强了我校在针灸脑科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与引领作用。
未来,中医针灸脑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将继续围绕神经系统重大疾病,深化中西医融合研究,加强国际合作,推动针灸学科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医智慧与针灸力量。
(文、图/针灸推拿学院 审稿/蔡定均 编辑/刘承云 终审/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