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暨第三届全国中医药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在我校隆重举行。四川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宣传思想与统战工作处处长李大鹏,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泽钧、党委副书记杨静等出席开幕式。本次研讨会由全国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联盟主办,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来自全国25所中医药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专家学者及研究生代表200余人参加研讨。开幕式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东梅主持。

张泽钧致辞向莅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感谢。他强调,中医药院校要办好“大思政课”,一是文化为根,彰显特色,将中医药文化精髓创造性转化为“大思政课”的鲜活素材;二是技术赋能,创新方法,充分利用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话语转换;三是实践淬炼,融入大局,开门办思政,持续构建“行走的思政课堂”,让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砥砺品格、增长才干。希望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共同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李大鹏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应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坚持守正创新,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提升思政教育的整体质效。中医药院校要持续深化协同合作,共建共享“大思政课”育人平台,不断完善医教协同、思政协同的育人机制。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吴满意作主旨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李梁作主旨报告
第一阶段主旨报告由刘东梅主持。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以“人工智能时代思政教育的前沿问题思考”为题、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李梁以“数字赋能思政课建设的几点思考”为题分别作了精彩报告。

第二阶段主题发言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高旭亮主持。安徽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玉节,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鑫,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张艳萍,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德斌,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晖,北京文华在线教育公司大思政教育解决方案专家陈姝凝和刘东梅院长,分别围绕中医药院校“大思政课”的模式构建、实践路径、文化融入、体系创新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专题作主题发言。
会议第三阶段为研究生论坛,由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延隆主持。8位来自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围绕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建设、历史主动精神的课程融入、辨证论治的哲学智慧等主题进行汇报交流。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付晓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海燕对研究生发言作了点评。

大会闭幕式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雷虹艳主持。天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大凯宣读本次论坛获奖论文名单,广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龚建文,福建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林铭,贵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维民、黄江华等为获奖论文作者代表颁奖。
会议期间,杨静与参会代表一同观摩了我校“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成果——“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2025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报告会。

本次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中医药院校“大思政课”格局构架及路径方法,主题鲜明、内容务实,充分彰显了中医药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通过此次交流研讨,必将凝聚各方智慧、增进思想共识,进一步推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色化、体系化,承担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出更多堪当大任、挺膺担当的时代青年。
(文、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稿/高旭亮 编辑/刘承云 终审/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