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成
一、个人简介
彭成,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中药学学科带头人、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八届中药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第十、十一、十二届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药学与中医药学部委员、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多维评价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国家一流课程中药药理学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编委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院校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材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道地药材多维评价专委会理事长、中药全球化联盟(CGCM)西南区域联盟理事长、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检测与认证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泰国中医药杂志》和中国《中药与临床》杂志主编;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省部级杰出科学家。近年来承担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创新药物重大专项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负责1项),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负责),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负责6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负责),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负责);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论文200多篇,最高影响因子60.615分、ESI高被引论文9篇,全球高被引学者;参加国际特邀学术报告20多次;主编“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等专著和教材20多部;获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40多项。
二、代表性成果
(一)承担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81891012,中药道地性“性-效”关系研究, 2019.01-2023.12,395万,在研,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区域发展基金重点项目,U19A2010,川产道地药材道地性研究,2020.09-2023.12,247万元,在研,主持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ZYYCXTD-D-202209,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多维评价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2022.01-2024.12,500万元,在研,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630101,附子“毒与效”的多维评价与整合分析研究,2017.01-2021.12,275万元,结题,主持
5.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2018ZX09721001-008,中药及天然产物防治耐药菌创新药物发现及新品种研发,2018.01-2021.12,2165.15万元,结题,主持
6. 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标准化项目,ZYBZH-C-SC-51,参附注射液标准化建设,2016.08-2018.12,1700万元,结题,主持
7.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1310034,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基础基地科研训练及科研能力提高项目,2014.01-2017.12,400万元,已结题,主持
8. 公共卫生中央专项,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建设,2012.07-2016.12,2000万元,结题,主持
9. 国家973计划课题,2012CB723502,基于西部道地药材的创新药物研究,2012.01-2015.12,235万元,已结题,主持
10. 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2011BAI13B05,西南区域附子、灯盏花等大宗中药材质量标准提高及其综合利用研究,2011.01-2014.12,637万元,已结题,主持
11. 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9BAI84B00,灾区药材资源恢复重建与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及示范,2009.07-2012.12,3695万元,已结题,主持
12.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0630855,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基础基地,2007.01-
2009.12,120万元,已结题,主持
13. 国家973计划课题,2006CB504705,道地中药配伍调控药性物质基础与生物效应的研究,2006.01-2010.12,100万元,已结题,主持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230410,乌头类有毒中药的安全性研究,2003.01-
2006.12,160万元,已结题,主持
15.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701A-07-19,中药复方二类新药—参术胶囊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前示范研究,2001.01-2005.12,200万元,已结题,主持
16. 国家新药研究基金专题,96-901-05-192,尔胃康研制,1999.09-2000.12,120万元,已结题,主持
(二)发表论文
1. Han Bo#, He Xiang-Hong#, Liu Yan-Qing, He Gu, Peng Cheng*, Li Jun-Long*. Asymmetric organocatalysis: an enabling technology for medicinal chemistry. Chemistry Society Review,2021, 50, 1522. (IF=60.615)
2. Lu Haiying#, Zhou Qiaodan#, He Jun#, Jiang Zhongliang, Peng Cheng*, Tong Rongsheng*, Shi Jianyou*. Recent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modulators: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trials.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2020,5: 213. (IF=38.103)
3. Wang Miao, Zhang Ruoqi, Dehaen Wim, Fang Yuyu* , Qian Shan, Ren Yali, Cheng Fang , Guo Yuying, Guo Chuanjie, Li Yuzhi, Deng Yun, Cao Zhixing*, Peng Cheng*. Specific recognition, intracellular assay and detoxification of fluorescent curcumin derivative for copper ion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1:126490. (IF=14.224)
4. Hao Cheng, Juan Liu, Yuzhu Tan, Wuwen Feng*, Cheng Peng*.Interactions between gut microbiota and berberine, a necessary procedure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berberine.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2022,12 (4) , pp.541-555.(IF=14.026)
5. Li Dan, Zhang Tian, Lu Jinjian, Peng Cheng*, Lin Ligen*. Natural constituents from food sources as therapeutic agents for 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eases targeting adipose tissue inflammation.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20, 61: 1947-1965. (IF=11.208)
6. Gong Lihong, Zhou Honglin, Zhang Shenglin, Wang Cheng, Fu Ke, Ma Cheng, Zhang Yafang , Peng Cheng*, Li Yunxia*. CD44-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 of Exosomes Loading Forsythiaside A Combats Liver Fibrosis via Regulating NLRP3-Mediated Pyroptosis.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2023, e2202228. (IF=11.092)
7. Feng Wuwen, Liu Juan, Ao Hui, Yue Shijun, Peng Cheng *. Targeting gut microbiota for precision medicine: Focusing on the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drugs. Theranostics, 2020: 10(24): 11278-11301. (IF=11.600)
8. He Yang, Hu Chenyan, Li Zhijia, Wu Chuan, Zeng Yuanyuan, Peng Cheng*. Multifunctional carbon nanomaterials for diagnostic applications in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umors. Materials Today Bio, 2022, 14: 100231. (IF=10.761)
9. Yan Wan, Jia Xia , Jin-feng Xu, Lu Chen, Yu Yang, Jiao-Jiao Wu, Fei Tang, Hui Ao*,Cheng Peng*.Nuciferine, an active ingredient derived from lotus leaf, lights up the way for the potential treatment of obesity and obesity-related diseases.Pharmacological Research,175 (2022) 106002.(IF=10.334)
10. Cheng,F,Zhou,YX,Wang,M,Guo,CJ,Cao,ZX,Zhang,RQ*,Peng,C*.A review of pharmacological and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stachydrine.PHARMACOLOGICAL RESEARCH,DOI10.1016/j.phrs.2020.104755.(IF=10.334)
(三)论著
1. 主编. 中华道地药材(“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2
2. 主编. 中国药材学(第七卷)(“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新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07
3. 主编. 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5
4. 主编. 有毒中药附子、川乌、草乌的安全性评价与应用,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08
5. 主编. 四君子汤现代研究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04
6. 主编. 藿香正气液,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
7. 主编. 新编中国药材学(第七卷)(获第五届政府出版奖(图书类)),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1
8. 主编.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饮片卷)(“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11
9. 主编.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成方制剂卷)(“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11
10. 主编. 系统中药学(双语教材)(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1-12
11. 主编. 系统中药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7
12. 主编. 中药毒理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04
13. 主编. 实验方剂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2
14. 主编. 中药药理学(国家级规划教材)(第3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07
15. 主编. 中药药理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第4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07
16. 主编. 中药药理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第5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07
17. 主编. 泰国中药质量标准上册,泰国有限公司农业信用社, 2014-12
18. 主编. 泰国中药质量标准下册,泰国有限公司农业信用社, 2016-7
19. 总主编. 四川道地中药材栽培技术丛书(12本),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2
20. 总主编. 国家级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药学实践教学创新系列教材(7本), 科技出版社, 2008-9
21. 第二主编. 中药药理学专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03
22. 第二主编,“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中华临床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
(四)获奖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家科技技术进步二等奖,参附注射液品质控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应用,第一完成人,2013
2. 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经产良药益母草的多维评价与开发应用,第一完成人,2017
3. 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5.12特大地震灾区药材资源恢复重建与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及示范,第一完成人,2015
4. 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参附注射液的基础、临床与产业化关键问题研究,第一完成人,2012
5. 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附子的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第一完成人,2010
6. 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创制与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寻找模式研究,第一完成人,2006
7. 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四君子汤治疗脾虚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机制及物质基础研究,第一完成人,1999
8.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益母草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应用示范,第一完成人,2018
9. 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川产道地药材品质保障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第三完成人,2020
10. 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有毒中药毒性物质基础、作用规律与质量控制示范研究,第三完成人,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