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和四川省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主办的2025年四川说医解药科普活动启动会暨中医药科普工作培训会在我校百会堂举行。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范劲松,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本祥,我校副校长国锦琳出席并致辞。四川省各市(州)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直属(注册)单位、直管学会(协会)宣传工作负责同志,我校相关处室部门负责人和师生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分别由四川省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宋平、我校图书馆/档案馆馆长赵琼主持。

国锦琳代表学校欢迎各位领导和嘉宾,感谢大家对我校建设发展的关心支持。他指出,我校始终将中医药科普工作作为服务社会、传承文化、启迪智慧的责任与担当,近年来大力夯实科普阵地,充分利用科普资源,推动中医药科普文化进校园、下基层。他希望大家共执科普之笔,为健康四川、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的中医药智慧和中医药力量。

米银军指出,近年来,四川中医药科普工作持续向好发展,成为助推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下一步与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在人才支撑、基地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希望成都中医药大学发挥优势、凝聚合力,打造四川中医药科普宣传高地;期待中医药科普工作者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医药品牌显示度、标识度、全国美誉度的科普精品。

范劲松指出,中医药科普与文化推广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说医解药科普系列活动是科普与文化推广工作的重要举措。他指出,要擦亮“说医解药”科普品牌,打造四川中医药科普与文化推广“新支点”;要提升服务能力,搭建科普文化与文旅产业“枢纽平台”;要激活人才引擎,建设中医药科普人才发展“新航道”。他强调,要深挖中医药的科技与文化双重属性,努力创作更多更好中医药科普作品,大力宣传中医药健康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更好发挥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何本祥代表第四届全国说医解药科普大赛四川分赛区评审专家作表态发言。

会议培训阶段,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四川中药炮制技艺”传承人、我校黄勤挽教授以《川派炮制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为题讲授中医药非遗项目科普知识。川派中医“天全陈氏正骨”传承人、天全县中医医院院长陈若雷以《传承大医精神,建设有温度的医院文化》为题讲授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科普知识。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院长夏新斌教授以《从“文化体验”到“健康服务”——中医药赋能文旅康养的实践路径》为题讲授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科普知识。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胡晓霞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为题讲授中医药科普知识。专家报告期间还播放了中医药非遗项目、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等科普视频。

第二届全国说医解药科普大赛一等奖获奖作品“《拾色本草》——中草药里的天然染料”主创者、我校图书馆馆员胡琴作经验交流分享。
会议还播放了往届全国说医解药科普大赛四川分赛区回顾视频。由我校图书馆承办了首届和第二届全国说医解药科普大赛四川分赛区比赛,共征集作品336件,网络访问量共约195万人次,投票总数共约163万票,并荣获全国说医解药科普大赛优秀组织单位。2025年,我校与四川省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联合承办第四届全国说医解药科普大赛四川分赛区比赛,目前作品征集、专家初评、网络展播等工作正紧锣密鼓有序开展。
学校党政办、宣传部、科技处、医管处、校工会、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文、图/图书馆 审稿/赵琼 编辑/刘承云 终审/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