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我校附属医院高永翔教授、李雪萍教授与郑川教授团队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发表题为“Targeted inhibition of macrophage STING signaling alleviates inflammatory injury and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的研究论文。成都中医药大学天府中医药创新港博士后姚欢与附属医院2023级博士何青蔓为共同第一作者,成都中医药大学郑川教授、李雪萍教授、高永翔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成都中医药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图1)。

图1 文章首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组织发生缺血性损伤,引发早期炎症反应,其中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过程在心肌损伤与心室重构中扮演关键角色。线粒体DNA(mtDNA)作为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可激活巨噬细胞中的STING信号通路促进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加重心肌损伤。然而,该机制在AMI中的具体作用尚未明确,且中药成分在该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亦鲜有报道。
AMI属中医学“真心痛”“胸痹”范畴,其核心病机为“心脉痹阻”。活血化瘀、通络定痛是核心治则。三七作为传统活血名药,是治疗心脉瘀阻所致胸痹心痛的常用药物,其现代制剂广泛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该研究首次揭示中药三七提取物——三七三醇皂苷(PTS)通过直接结合STING蛋白抑制巨噬细胞炎症信号,从而减轻心肌纤维化与心室重构。研究采用巨噬细胞特异性Sting1基因敲除小鼠、细胞共培养系统、分子对接、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及细胞热迁移技术(CETSA)等多技术手段,系统阐释了PTS调控STING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PTS中的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Re及三七皂苷R1,可直接与STING蛋白结合,抑制其磷酸化及下游TBK1、IRF3和NF-κB信号激活,从而阻断mtDNA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减轻心肌细胞肥大与纤维化表型(图2)。

图2 PTS中的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Re及三七皂苷R1与STING蛋白结合抑制下游炎症信号
该研究不仅从遗传学角度验证了巨噬细胞STING在AMI中的病理作用,更从药理学角度阐明了PTS作为STING抑制剂的治疗潜力,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化中医传统理论认识的生动实践,为中医药防治缺血性心脏病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与治疗策略。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7153243)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psb.2025.06.014
(文、图/天府中医药创新港管委会)